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直播间卖鱼竿,轰动军工界!


前往H5页面阅读

前往App阅读

百木成林.2051
  曹启东越听越来劲,越听越觉得震撼。

  他看着手中的设计方案,又想到刚才李阳说的,问道。

  “李工,除了中性束驱动,你是不是在射频电流驱动和自举电流上,也做了重大创新和升级?”

  传统的电流驱动,无非就是这三种办法。

  既然李阳能在第一个传统技术上做了这么重要的创新和升级,曹启东觉得,另外两种办法,李阳肯定也做了相应的创新。

  李阳点了点头。

  “没错!”

  “曹教授,需要我现在给你讲讲吗?”

  “还是说,等直接上手实验的时候,再结合实际,一并道出?”

  曹启东攥了攥拳头,忍住心中的激动。

  “说!你一定要和我说说,我可太好奇了。”

  “不过,我好奇,其他人肯定更好奇,他们早几天前,就一直在询问我,你在电流驱动方面有何进展。”

  “如今顺利完工,又搞出了三套升级版的方案,必须第一时间也让他们惊讶惊讶。”

  “你看如何?”

  李阳很快就明白了曹启东说的其他人是谁,无非就是冯建辉、沈志诚等人。

  也只有他们知道自己这段时间,在搞电流驱动技术。

  李阳调侃道。

  “专程让冯教授他们过来一趟,就为了听这些东西,会不会有些太麻烦了?”

  “不不不,对他们而言,这可不是麻烦的事情,而是天大的好事。”

  曹启东连连摆手。

  “你是不知道,他们多希望听你讲课。”

  曹启东拿出手机,在磁镜约束系统协会群聊中,直接艾特全体,说明了此事。

  “@所有人,李工出关了,打算好好讲讲电流驱动方面的成果,速来!”

  消息发出去不到半分钟,一条条消息接连刷屏。

  “什么?李工出关了?!”

  “老曹,李工这是又在电流驱动方面,搞出了不错的成果?”

  “稍等片刻,我正在来的路上!”

  “……”

  虽然群聊里面只有几个人,但几分钟的时间,聊天内容就变成99+。

  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层出不穷,逮着曹启东问个不停。

  曹启东根本回不过来,索性直接发了一条全体消息。

  “下午四点召开李工成果分享会,愿意来的就来,过时不候!”

  发完这条消息,他直接关闭手机,不再回复他们的消息。

  照他们这样问下去,他一天都回不完。

  既然打算在下午四点召开技术分享会,曹启东也没有继续追问李阳另外两种方案。

  这时,站在一旁许久未说话的曾博突然问道。

  “李工,等离子体约束技术和电流驱动技术乃是可控核聚变中,最为关键的两个核心技术。”

  “如今,在你的带领下,这两个核心技术先后有了重大突破。”

  “这是不是意味着,龙国的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即将实现?”

  听到这个问题,曹启东同样满怀希冀的看着他。

  回想以前,在李阳还没有加入到可控核聚变领域研究当中时。

  对于可控核聚变的商业化,包括曹启东在内的诸多龙国核心研究员,都没有抱很大的希望。

  龙国在这个领域里,太多落后的地方了。

  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先不断拉近和其他国家的差距,然后再想着突破。

  但现在不一样了。

  就像曾博所说,等离子体约束技术和电流驱动技术先后取得重大突破。

  此前那个不敢想的目标,如今对于龙国,似乎就差一步之遥!

  李阳仔细思考了一会儿,谨慎的点了点头。

  “可以这么说…但话又说回来,实验室的模拟实验,和真正的商业化,还有着很大的区别。”

  “况且,要真正的让可控核聚变持久的进行,除了这些技术突破之外,材料依然是一大难关。”

  “我正寻求在材料上,取得突破,再给我一点儿时间……”

  实际上,可控核聚变的原理非常简单,只要是对这个有所了解的人几乎都清楚,无非就是‘烧开水’。

  然而!

  想要把水烧开,并一直保持烧开的状态,且还要有对应的容器,持续维持这个工作状态。

  如此种种,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全球数百个国家实验室,为了让水一直保持烧开,且做出一个可以维持水温保持烧开状态的容器,已经奋斗了数百年的时间。

  到现在为止,依然还是无法成功做到。

  由此可以看出,‘烧开水’也并不是可以轻轻松松就可以做到的事情!

  如今,李阳算是解决了如何烧开水,且让烧开水这个状态保持稳定进行的这个程序。

  接下来,就是要研究出一个容器,让这个反应在这个容器里面,持续进行。

  曹启东瞳孔微微一缩,饶是他见惯了大风大浪,吃过的盐比李阳吃过的饭还多,但听到李阳的话,依然难掩心中的激动。

  “也不知道等我们掌握了可控核聚变的那一天,会是什么样子。”

  “不知道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能不能等到那一天。”

  他无限憧憬,充满期待,但眼睛深处,又啜着几分落寞。

  他们老了,纵然李阳在可控核聚变领域表现得十分优秀。

  可想要搞出一种可以维持可控核聚变反应进行的耐高温、耐腐蚀、抗干扰等特性的材料,谈何容易?

  即便李阳真的可以搞出这样一种材料,那也至少要十年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他们这些老家伙,真的能等到那一天吗?

  李阳看着他,眼睛里闪烁着十分坚定的眼神。

  “曹教授,能的,一定能的!”

  “你们一定可以看到,龙国成功实现可控核聚变的那一天。”

  “这个时间,绝对不会很远!”

  维持可控核聚变反应的材料要求很高,研发出这样的材料确实很难。

  但那是对普通人而言,李阳除外。

  也许要搞出这样的材料,对于蓝星而言,可能还要花十年、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

  也有可能,根本无法研发出这样一种材料。

  但这个可能性,在李阳这里绝对不可能出现。

  他继续道。

  “我们不仅要掌握可控核聚变,之后我们还要造出各种太空飞行物,在太空驰骋、遨游。”

  “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继续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