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页文学第1150章 算法韧性,谐振脉冲!
百木成林.2014
通讯器传来一阵忙音。
查理靠在椅背上,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
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他的胸口。
“价值?”
“如果真要体现我的价值,就应该给我开放更多的权限,而不是把我困在家中,苦苦求援外力。”
查理自嘲一笑。
他怎能不知道斯密斯的目的?
说到底,在一定程度上,他和斯密斯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果到最后,那些数据真的没有研究出任何价值,斯密斯作为PPPL的所长,也必然要受到一定的惩罚。
至于霍金斯那边……
查理觉得,就凭霍金斯的能力,想要在短时间内识破这些数据的秘密,简直是痴心妄想。
斯密斯更是知道霍金斯的能力,对他根本不抱希望。
所以……
他如今只能将希望,寄托于自己身上。
“唉~”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虽然知道这一切,但仅凭他现在的能力,根本无法改变。
除非就像斯密斯说的那样,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到时候,自然会有人坚定的站在他这一边。
甩了甩头,挥去脑中那些杂乱的想法。
他重新将目光投向屏幕上的代码和混乱的数据流。
埃文斯教授之前反馈的一些关于生物神经网络处理随机扰动的思路,在他脑海中盘旋。
他摒弃了所有复杂的模型,专注于一个最极端、也最让传统控制理论头疼的场景:
等离子体边界局域模(ELM)爆发的初始瞬间。
他构建了一个极度简化的模型,只模拟边界扰动失稳的最初几微秒。
他将那段‘歧路’
算法导入,与传统的最优控制算法进行对比。
模拟一次次运行,但失败居多。
有限的算力让进程缓慢无比。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天色渐亮。
查理的眼睛布满了血丝,但他毫无睡意。
终于,在一次模拟中,当简化模型中的等离子体轮廓即将因边界扰动而剧烈扭曲的刹那。
那段‘歧路’
算法生成了一系列生硬、高频、看似毫无优雅可言的纠偏指令。
与传统算法试图平滑压制扰动不同,这些指令更像是在失控的边缘进行一次次短促而有力的拉扯。
模拟系统的能量曲线像是坐过山车一样剧烈起伏,眼看就要崩溃,但却在一次次的拉扯中,硬生生被维持在一个非稳定但尚未瓦解的状态。
虽然最终系统还是因为简化模型无法承受持续的剧烈波动而失败了,但在失稳初期展现出的那种韧性,与传统算法几乎瞬间溃败的结果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会是一个新的方向吗?”
查理的心脏狂跳起来。
他飞快地截取了最初几微秒的对比数据,特别是算法反应速度和拉扯效应的曲线图。
数据粗糙,模型简陋,但这强烈的对比差,就是斯密斯需要的硬证据。
“虽然没有搞出实质性的成果,但这份发现,足以给斯密斯,换取宝贵的斡旋时间。”
“同时,也能为自己,争取到宝贵的资源。”
想到这,他赶紧认真整理好这份数据,打算打包发给斯密斯……
……
另一边。
国家超导约束聚能研究所。
李阳主持召开了紧急技术分析会。
接连两三次出现额外的谐振脉冲,虽然没有造成严重的影响,但实在很难不让人怀疑。
这究竟是巧合呢?
还是说,在他们实验过程中,这个神秘的信号,本身就在这个区间,通过特定的环境产生。
最主要的是。
这个谐振脉冲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稳定40W,乃至更高的输出功率,还有奇效。
如果能加以利用,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也是他召开今天这场技术交流会的目的。
大屏幕上并排展示着两段数据流。
一段是功率冲击40W过程中粒子束流的相位变化曲线,另一段是钱宏远小组捕获的‘谐振脉冲’
的精确时序图。
“关键就在这个时间点。”
李阳用激光笔圈出脉冲到达的瞬间,以及相位漂移被神奇修正的那一段波形。
“这股外部脉冲,像是一把无比精准的锤子,恰好敲在了系统最‘松动’
的那个节点上。
”
“但我们不可能永远指望天上掉下一把锤子。”
钱宏远接过李阳的话,说道。
“而且,这把‘锤子’
的力量不受我们控制,敲完之后,反而引起了结构的反弹震荡。
”
“没错。”
李阳点头赞同。
“所以,我们要自己造一把,或者至少学会这种‘敲击’
的技术。
”
李阳转而问道。
“分析出脉冲之所以能起作用的深层机理了吗?”
“是它的频率?波形?还是其蕴含的某种特定能量模态与我们系统的不稳定模态发生了共振抵消?”
曹启东团队中,有研究员汇报道。
“初步判断,是精度。”
“其纳秒级的时序精度,恰好匹配了我们系统在该功率点下固有振荡周期的特定相位。”
“它注入的能量虽小,但时机精准无比,相当于摆动到最高点即将回落的瞬间,施加了一个极小但方向恰到好处的推力,抵消了下落趋势。”
顿了顿,他补充道。
“这需要对我们系统在不同功率下的微观动态有极其深刻的认知,才能实现如此精准的‘相位匹配’
。
”
“目前看来,这更像是一种巧合,或者说,是那种谐振能量在特定约束下自组织演化出的一个‘最优解’
片段。
”
李阳微微颔首。
“巧合可以出现一次,但我们必须掌握必然。”
“曹教授,接下来你们深入剖析我们系统自身的动态特性,建立更精细的微观模型,搞清楚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精准敲击’
。
”
“然后就是研究如何在我们系统内部,生成这种可控的、具有超高时序精度的修正信号。”
曹启东点头答应下来。
“收到!”
虽然有些困难,但随着研究逐渐深入,他们也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曹启东相信,不用多久,今天所做的全部努力,都将收获丰硕的果实……
继续阅读下一章
改章节为VIP付费章节,请点击登录
余额不足,请点击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