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一页文学第1163章 跳出思维怪圈,不走寻常路!
百木成林.2024
再三检查报告没有问题后,斯密斯将自己亲手写的报告发送给黑宫方面。
“呼……”
他长舒一口气,但内心却全然没有放松下来。
这份报告能搪塞黑宫方面的部分议员,但肯定会有其他议员故意找茬。
而且,这仅仅是第一轮,他们是否会接受这份解释,还是未知数。
他们也并不是说要站在霍金斯那边,而是想借此机会,向斯密斯发难。
至于为何要发难……
还不是因为斯密斯,或者说PPPL所获得的利益太多,惹得他们眼红了。
“一群伪君子,比商人还要狡诈、险恶!”
斯密斯经常与他们打交道,自然知道那些议员的为人。
老实讲,他宁愿和商人做交易,也不想与他们打交道。
他们拥有绝对的权力,只会比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更加歹毒、凶狠!
研究所内的气氛依旧压抑,霍金斯异常安静,他不再公开指责什么,但那种沉默本身,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
他偶尔会与斯密斯在走廊相遇,露出一种近乎谦卑的笑容,但眼神深处却毫无敬意。
斯密斯则维持着表面上的威严,但指令的下达变得更加谨慎,许多原本可以快速推进的常规事务,也因需要反复评估风险而放缓了节奏。
研究员们的士气依旧低落,关于上层斗争的流言并未平息,只是变得更隐晦了。
PPPL仿佛陷入了无形的泥沼,前进乏力。
查理公寓内,他对着那份被要求净化的报告草案,感到前所未有的烦躁。
“这不是我想要的成果,也不是我研究出来的成果!”
他抓着头发,整个人无比躁动。
剥离了关键数据支撑,算法的描述变得干瘪而缺乏冲击力。
他尝试用数学语言和理论推演来弥补,但效果甚微。
查理知道,这样的一份报告,或许能应付官僚审查,但绝不可能打动任何懂行的专家,更无法为他的算法正名。
可是,现在研究陷入僵局。
他不能进行更深度的模拟验证,因为那需要敏感数据。
但他也不想让这份平庸的报告成为他心血结晶的代表。
“怎么办?”
查理无力的瘫倒在椅子上,身体和精神都感到要被耗空。
这种被人限制,听人差遣的滋味,着实让他难受。
如果他能拥有像斯密斯这样的能力和权力,不管他做什么项目,都没有人敢出声反对,更不敢一言不合就断掉他的权限。
哪里会像现在这样,明明是在帮助PPPL,帮助鹰酱国,却还要处处受限,像是做贼一样。
“fuck!我一定要当上副教授,拥有自己的实验室。”
“到时候,我想搞什么项目都由我自己说了算!”
查理想当副教授的想法,突然达到了最顶峰。
但他也明白,想要让斯密斯升任自己为副教授,就必须为他谋取一部分利益,还要依靠成果,折服黑宫的议员。
思考了很久,查理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
暂时搁置这份报告,转而进行更基础的理论探索!
他将目光重新投向了埃文斯教授早期提供的、关于生物神经网络反射弧模型的笔记。
之前,他更多的是从中寻找直接灵感来修正算法。
现在,他试图从更底层的逻辑去理解,能否将这种快速但看似不精确的控制逻辑,用更形式化的、主流控制理论能够理解的语言重新表述出来。
他想找到一种翻译机制,将歧路的‘野性’驯化成学术殿堂能够接受的‘家养’形态。
这项工作同样艰难,且充满不确定性。
但至少,它不会直接触及敏感数据,可以为他争取不少时间和空间。
他尝试再次联系埃文斯,希望就一些理论细节进行探讨,但信息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怎么回事?”
查理微微皱眉,感到一丝不安。
埃文斯的彻底沉默,让查理感到一丝孤立,但也让他更加确定,必须依靠自己找到出路。
……
而在国家超导约束聚能研究所,逐日计划面临的第一个技术瓶颈,也同样让团队陷入了短暂的焦虑。
曹启东团队尝试了多种非均匀磁场构型来约束高能粒子束。
模拟显示有些构型有效,但一旦进入实际测试,效果总是差强人意。
束流要么在某个意想不到的区域再次发散,要么稳定性变得极差,难以维持。
钱宏远团队从材料角度提出的几种新型波导结构设想,在初步的粒子冲刷模拟中,也表现不佳。
要么耐久度不够,要么对束流形态的改善效果甚微。
几次小组讨论会上,大家都提出了不少想法,但似乎都未能触及问题的核心,进展几近陷入停滞。
李阳并没有催促。
他参加了讨论,大部分时间都在倾听。
在又一次没有实质性突破的讨论会后,他留下了曹启东和钱宏远。
“看来,我们可能把问题想得过于线性了。”
李阳看着白板上画满的磁场线和材料结构图说道。
“李工,您的意思是?”
曹启东问道。
“束流控制,磁场和材料,我们一直是分开考虑,然后试图拼凑在一起。”
李阳直接点明了关键。
“也许,我们需要考虑它们之间的耦合效应。”
“是否存在一种动态的、协同的控制策略?”
“不是用固定的磁场去约束束流,也不是指望一种万能材料,而是让磁场能够根据束流的实时形态进行微调,同时材料的表面特性也能与这种动态磁场形成某种协同?”
曹启东和钱宏远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亮光。
这个思路跳出了原有的框架,将问题提升到了系统协同控制的高度。
虽然难度更大,但似乎指向了更本质的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先建立这样一个耦合模型进行模拟。”
曹启东立刻有了方向。
“材料方面,我们需要筛选和设计那些能够与特定磁场发生有利相互作用的候选材料。”
钱宏远也补充道。
僵局没有被强行打破,而是通过思路的转换,找到了新的、可能更具潜力的路径……
继续阅读下一章
改章节为VIP付费章节,请点击登录
余额不足,请点击充值